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,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我国园林绿化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。苗木种植作为园林绿化施工的重要形式,其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园林绿化建设的整体质量,为此,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种植原则、工作测量要点与种植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,以期全面提升园林工程建设质量,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。
一、园林绿化种植的原则
1、适用原则
在选择园林植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问题,要做到因地制宜。一方面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,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树种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,保证植物的生态习性能与立地条件基本一致。
2、充分利用本地树种
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植物,在选择植物过程中,优先选择合适的本地树种,不仅取材容易,管理简单,还可有效提高植物的成活率,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。
3、形式多变的原则
在进行园林绿化的植物种植过程中,应注意植物形式的变化,例如同样是用花装饰,可以选择花丛、花群、花坛等不同的变现形式,如温州吕蒲公园运用木头花钵和地栽草花的表现形式。在实际应用中,可根据园林绿化的主题,选择相应的装饰形式,达到多种形式相互协调、相互配合的效果。
4、植物造景的季节性
植物会随着季相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观赏性,因此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与植物的生长特性相结合,使得观花、观叶、观果能够相互映衬,在各种季相下都能具备较高的观赏性。
二、园林工程建设中工程测量要点
1、施工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网测设
按照测量定位放线原则,进行施工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网建立。通过专业测量小组的成立,可确保施工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网建设的完整性,并做好资料整理工作。通过相关计量检测部门对工程测量仪器的质量进行检定,并通过全站仪完成施工平面控制网,且选取水准仪控制标高。
测量施工前,避免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控制点移位,确保其准确性后即可开展其他作业。施工控制网点、水准点等标志必须具备稳固性,不能出现变位、沉降问题。也可将其在周围固定建筑物上标记,在地面上埋设的点需利用混凝土保护。施工控制网点测量需实施闭合误差校核,并在0.005%范围内控制误差。
2、施工放样
在实地上进行开挖放样施工,其主要放样点位开挖轮廓坡顶点、转角点等,并做好明确标识。全部细部放样点必须做好校核工作,并在放样记录表内准确记录校核结果。开挖施工中,需做好预裂面与特殊位置的标识工作,如桩号、高程等。
三、园林绿化种植技术的应用
1、土方开挖
选取挖掘机进行园林工程土方开挖施工,运输时可选取自卸汽车进行施工。园林工程土方开挖过程中,根据图纸需求与施工具体情况,从上到下进行开挖施工,禁止乱挖、多挖现象的出现。与此同时,必须保护图纸没有标注的位置,如地下管道、缆线、文物古迹等。开挖施工后顶面标高利用试验对其产生的沉降量加以确定,要求顶面下方30厘米压实度必须控制在95%以上。植物作为园林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,其与土壤关系密不可分,为此可将开挖的土方向场地指定位置进行堆放,用于后期种植区域换填砂夹石。
2、客土回填
客土质量是绿化种植的关键,首先通过采样化验的方式对客土进行检测,要求客土含盐量必须控制在2%以下,8.6为其最大PH值,含沙量则控制在5%以下。回填主要土质以红黑土为主,不能进行沙土回填。回填客土时,可选取一侧倒压的方法,以防止车辆直接进入对隔离层绿地造成严重损坏,周围隔离材料主要选取塑料布和碱土。完成客土回填工作后,可实施深翻作业,选取的机械主要为履带式挖掘机,50公分为其深度。
3、栽植前土壤处理
栽植前需化验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地下水矿化度,按照分析结果选用相对解决方式。要求必须在6.5到8.5之间控制栽植土PH值,土壤全盐含量在0.3%以下时,需根据施工设计规定进行整地、挖载植穴施工。如土壤容重大于每立方1.45克,则需进行土壤结构改良。